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包干到户”的初探
引用本文:舒瑞芝.对“包干到户”的初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3(2).
作者姓名:舒瑞芝
摘    要:本文对“包干到户”所以能成为联产计酬责任制的典型形式,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和是否是采取的暂时措施两个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包干到户”所以会被广大群众采用,归根到底是适应农村生产力状况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它推动了生产力本身的矛盾运动,使生产力当中人和物两个因素从质和量的结合上都能彼此制约、彼此促进,推动着生产力向前发展;它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较正确地贯彻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成了社会主义生产的主人,因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搞好农业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长期不变,责任制形式则会随生产发展逐步完善。“包干到户”这种形式,由于它符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有计划管理农业经济的较好形式;它本身的容量较大,能适应生产力差距较大的各地区生产和较长时期内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它也符合我国民族的传统习惯,因此它不是临时性的措施。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