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气候信息的喀斯特地区植被EVI模拟
作者姓名:陈燕丽  莫伟华  罗永明  莫建飞  黄永璘  丁美花
作者单位: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试验基地,南宁 530022; 2. 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南宁 530022; 3.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试验基地,南宁 530022; 2. 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南宁 53002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试验基地,南宁 530022; 2. 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南宁 53002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试验基地,南宁 530022; 2. 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南宁 53002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试验基地,南宁 530022; 2. 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南宁 53002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试验基地,南宁 530022; 2. 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南宁 530022;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30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自099120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GXNSFAA019283)。
摘    要:该研究以喀斯特地区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种气候因子与植被指数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气候因子的植被EVI拟合模型,为定量分析气候条件对植被的综合影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气候因子对喀斯特地区植被EVI影响显著,植被EVI与水汽压、平均气温、露点温度、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的相关性均大于0.8且空间一致性好。除日照时数和风速外,该地区植被EVI对其他气候因子的响应均存在显著滞后性,滞后期约16 d。对植被EVI起直接作用的主要是温度类气候因子,水分类气候因子对植被EVI的直接作用不明显,但通过其他气象因子起了较强的间接作用。根据该地区植被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建立了2个EVI拟合模型,其中基于同期气候因子的同期模型中入选的气候因子为水汽压(0期)、日照时数(0期)、露点温度(0期),基于同期、前期气候因子的混合模型入选气候因子为水汽压(-1期)、最高气温(-1期)、降水量(-1期)、露点温度(-1期)、日照时数(0期)。分别利用2001-2010年建模数据和2011年非建模数据对2个模型进行了单站点和片区两种尺度的精度验证。验证结果表明,2个模型对整个片区植被EVI的拟合精度高于单站点,且混合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同期模型。2001-2010年同期模型和混合模型的片区拟合R2分别为0.843、0.892,站点拟合R2分别为0.765±0.033、0.801±0.021。2011年2个模型的片区拟合R2分别为0.797、0.873,站点拟合R2分别为0.716±0.073、0.746±0.064。对大多数站点而言,混合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但是由于2个模型的建模气候因子不同及各个站点植被的EVI与气候因子的综合响应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期模型对部分站点植被EVI拟合精度高于混合模型。

关 键 词:植被  模型  气候变化  喀斯特地区  增强型植被指数EVI
收稿时间:2015-03-05
修稿时间:2015-04-2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