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节期淹水玉米的生理性状和产量形成 |
| |
作者姓名: | 周新国 韩会玲 李彩霞 郭树龙 郭冬冬 陈金平 |
| |
作者单位: | 1. 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保定 07100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新乡 453002;1. 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保定 07100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新乡 453002;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新乡 453002;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新乡 453002;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新乡 453002 |
| |
基金项目: |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203077, 201203032) |
| |
摘 要: | 为了探明夏玉米拔节期对淹水历时的响应规律,采用大田环境下无底测坑试验,在玉米拔节期设置不同的淹水天数(1、2、3、5、7 d),分析了淹水历时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灌浆过程、物质分配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拔节期淹水抑制玉米的营养期发育,淹水1、2、3、5、7d的平均株高分别比非涝渍环境下玉米(CK)降低2.26%、2.26%、2.45%、11.36%和10.17%;平均叶面积指数LAI分别降低23.79%、18.93%、13.04%、32.74%和34.27%;玉米拔节期淹水5 d以上,植株矮而黄。在植株生理反应方面,淹水3 d后测定结果表明,淹水1、2、3 d的叶绿素质量分数比CK高,根系活力增强,而淹水5d和7d叶绿素质量分数和根系活力下降。玉米灌浆至乳熟期叶绿素测定结果表明,淹水5 d以上处理的叶绿素质量分数仍较CK降低10.87%,表明受淹5 d以上,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并无法恢复。玉米拔节期受淹影响其后期灌浆过程中的籽粒质量,同一时间的淹水1、2和3 d与对照籽粒质量比较接近,淹水5 d较低,淹水7 d为最低。玉米穗长和穗粗随淹水历时呈减小的趋势,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淹水使玉米出现较长的秃尖,淹水1、2、3、5 d的秃尖长度为CK的2倍左右,淹水7 d的秃尖长度为CK的5倍;淹水历时越长,玉米穗长、穗粒质量、穗质量和百粒质量的减幅就越大,淹水1、2、3、5、7的玉米产量分别降低16.58%、16.65%、26.11%、34.32%和39.01%。玉米拔节期淹水5 d以上,严重影响玉米正常生长,造成产量显著降低。研究结果为涝渍灾害监测和灾损快速评估以及涝渍排水标准确定提供参考。
|
关 键 词: | 叶绿素 排水 作物 淹水 历时 生长 灌浆 产量 |
收稿时间: | 2013-09-25 |
修稿时间: | 2014-03-2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