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乙二胺四乙酸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过程的降解及残留
作者姓名:郭晓方  卫泽斌  吴启堂
作者单位:1. 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学院,太原 030024;,2.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 510642;,2.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国家青年自然基金资助项目(41401584);固废资源化利用与节能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WR-2013-004);国家863重点项目子课题(2012AA06A202-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S2011030002882);太原科技大学校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22039)
摘    要:为分析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环境风险,通过田间调查和培养试验研究EDTA在不同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降解及其残留。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乐昌试验田EDTA施用6 a后,表层土壤及深层土壤中均没有检出EDTA残留。佛冈试验田在施用EDTA4个月后,表层土壤EDTA残留量为0.039~0.056 mmol/kg,仅为施入量的2%~5%,施用1a后土壤中未检测到EDTA。翁源试验田在EDTA施用45 d后,表层土壤中EDTA残留量约为施用量的一半,1 a后残留量为施入量的2,6%,深层土壤监测到EDTA残留,但地下水中并没有检测到EDTA,另外地下水中重金属含量并没有升高。因此,深层土壤对离子态和螯合态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固定能力,可保护地下水免遭重金属的污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EDTA在土壤中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EDTA在赤红壤、褐土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4.6×10~(-3)、1.4×10~(-2)和5.8×10~(-3),其降解的半衰期分别为71、25和53 d。EDTA在土壤中降解半衰期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之间表现较好的相关性。微生物对EDTA在土壤中的降解具有显著的影响。总之,EDTA可在土壤中降解,建议在中国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可采用EDTA强化修复技术,EDTA的环境风险是可控的。

关 键 词:重金属  土壤  污染调控  EDTA降解  环境风险
收稿时间:2015-01-08
修稿时间:2015-03-1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