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北部深水区鹤山凹陷构造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纪沫,杨海长,曾清波.南海北部深水区鹤山凹陷构造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2015(17):19-23.
作者姓名:纪沫  杨海长  曾清波
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摘    要:鹤山凹陷发育于南海北部陆架边缘的洋陆过渡壳之上,对其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通过二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综合分析了凹陷的结构特征、构造演化历史、古地貌和烃源岩特征。研究表明:根据凹陷结构特征,可将其划分为北部断陷区和南部断坳区2部分;构造演化可划分为4阶段,即陆缘断拗期、洋壳扩张期、洋壳停滞期和陆缘斜坡期;鹤山凹陷恩平组沉积期为较局限的沉积环境,有利于主力烃源岩的形成;珠海组沉积期,三角洲砂、泥岩及深水浊积扇砂、泥岩是有利储盖组合;差异沉降作用导致鹤山凹陷初次掀斜形成一系列近EW向断层,在鹤山凹陷北部形成背斜型和断背斜型圈闭,是有利的勘探区带。

关 键 词:南海北部深水区  鹤山凹陷  凹陷结构  构造演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