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不同下垫面的小气候变化特征
作者姓名:罗凤敏  高君亮  辛智鸣  郝玉光  段瑞兵  李新乐
作者单位: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磴口 015200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CAFYBB2017MB026);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运行补助(201913214);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专题"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荒漠化定位监测"共同资助
摘    要:研究沙区不同下垫面小气候特征对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及保证林业和农业的正常发展具有实践意义。该研究基于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018年1-12月监测的荒漠区、荒漠-绿洲过渡带和绿洲内部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资料,研究了3种下垫面的小气候特征并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1)荒漠区、荒漠-绿洲过渡带和绿洲内均为白天气温差异较小,夜间相差较大;由于近地层(0~50m)具有明显的逆温现象,使得植被在气温较高季节发挥降温增湿作用,而冬季发挥保温作用;2)绿洲使年均相对湿度增加1.31~2.57个百分点;就季节而言,夏、秋季,绿洲内的相对湿度较荒漠区和过渡带分别高4.04~6.17和0.93~1.94个百分点,春、冬季,由于近地层(0~50 m)存在明显的逆湿现象,因此绿洲内的相对湿度较荒漠区和过渡带分别低0.37~1.41和6.55~8.71个百分点;3)荒漠区、过渡带和绿洲内风向年变化特征均为以偏西风(W,WSW,SW,SSW)为主,荒漠区和过渡带的风向多变,绿洲内风向相对较为集中,绿洲能够使年均风速降低32.99%~37.05%。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过渡带植被和绿洲防护林体系对小气候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降温、增湿、削减风速),研究区局地小气候主要体现在风速和夏秋季湿度上,而气温和冬春季湿度分别主要受逆温和逆湿的影响。

关 键 词:温度  湿度  小气候  下垫面  风速  乌兰布和沙漠
收稿时间:2019-11-06
修稿时间:2020-05-0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