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管理下的鲟鱼贸易及其资源保护
引用本文:刘涛,樊恩源,邢迎春,刘宝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管理下的鲟鱼贸易及其资源保护[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0).
作者姓名:刘涛  樊恩源  邢迎春  刘宝祥
作者单位: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中心,北京100141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中心,北京,100141
摘    要:基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2000-2009年的鲟鱼贸易数据和我国海关2003-2009年的鲟鱼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了国际和国内鲟鱼贸易现状及其年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目前国际上鲟鱼贸易出口国共68个,进口国共132个,涉及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鲟鱼国际贸易种类包括鲟属(Acipenser)、鳇属(Huso)和匙吻鲟属(Polyodon)的30个种(含11个杂交种),其中14个种为我国鲟鱼贸易物种(含5个杂交种);鲟鱼国际和我国贸易形式均以鱼卵和鱼肉为主.从贸易量来看,鲟鱼国际贸易中贸易量最多的种是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我国贸易量最多的种是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从2000-2009年鲟鱼贸易变化趋势看,国际鲟鱼贸易量在2000年最高,2006年达到最低值;我国鲟鱼出口贸易量2005年最高,进口贸易量2004年最高.在研究结果基础上,分析得到我国鲟鱼出口贸易以土著种为主,以引入种和杂交种为补充;我国鲟鱼主要出口形式表现与国际贸易相同的产品形式;我国鲟鱼出口贸易总量表现出与国际基本相同的趋势.分析结果还表明,CITES对鲟鱼贸易数据录入程序不够严格,数据缺乏系统性,配额制订标准不太完善;我国鲟鱼产业结构需要优化,产业链需要扩展,野生资源数量有待提高.有鉴于此,建议CITES加强对鲟鱼贸易数据的审核和管理,严格数据录入程序,完善配额制定制度;我国要注意引导、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行业标准,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并积极做好履约工作,加强对杂交物种的科学评估和外来物种的管理,加大野生资源的恢复力度,维护我国国际形象.

关 键 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鲟鱼贸易  资源保护  管理建议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