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稻虾共作对不同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明伟,陈京都,唐建鹏,姚义,谢成林.稻虾共作对不同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2(12):59-63.
作者姓名:张明伟  陈京都  唐建鹏  姚义  谢成林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农村局
摘    要:稻虾共作模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广应用面积快速增长。为实现“稳粮增收”,探索不同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在稻虾共作模式下的种植表现,本试验以常规机插秧种植模式为对照,研究了稻虾共作模式对南粳9108、南粳5718和丰优香占3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结构、光合物质积累、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模式相比,各品种在稻虾共作模式下成熟期推迟,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蘖能力下降,穗数有所降低,前期干物质的积累较少,但后期养分充足,叶片衰老延缓,千粒质量增加,每穗粒数与结实率无显著变化,稻米的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有所提高。3个品种在稻虾共作模式下各有优劣,均有较好的产量表现。由于稻虾共作时,为了保证稻前虾效益往往会推迟水稻移栽时间,同时水稻中期搁田效果不理想,容易发生倒伏,因此应选择早熟、抗倒性好的品种。综合考虑,苏中地区稻虾共作模式宜选择中熟中粳品种南粳5718,其熟期较早,茎秆粗壮,后期光合能力强,大穗大粒,外观品质好,但分蘖能力一般,前期物质积累不足,种植时应注意及早施用分蘖肥促进分蘖发生。

关 键 词:稻虾共作  品种  群体结构  产量  品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