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珠江流域1960―2012年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
作者姓名:赖成光  陈晓宏  王兆礼  赵仕威  吴旭树  于海霞
作者单位: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州 5102752.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州 510641,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州 5102753.华南地区水循环与水安全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275,2.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州 510641,2.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州 510641,2.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州 510641,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州 5102753.华南地区水循环与水安全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27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9095,51210013);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11-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014ZZ0027)
摘    要:降雨侵蚀力反映了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对流域土壤侵蚀监测、评估、预报和治理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珠江流域43个气象站1960-2012年逐日降雨资料计算各站点降雨侵蚀力,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方法,小波分析和Kriging插值等方法对流域降雨侵蚀力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珠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值的分布范围为1 858.0~14 656.6 MJ·mm/(hm2·h),平均值为7 177.1 MJ·mm/(hm2·h),与多年平均降雨量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952,P0.01),空间分布规律与多年平均降雨基本一致,即总体上均呈从东到西逐渐递减的规律,被统计站点的降雨侵蚀力随着经度增加而增加,但随纬度增加而减少;流域年、季节、汛期和非汛期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均没有发生显著的突变,其中春、秋两季降雨侵蚀力呈下降趋势,其余时间段呈上升趋势;珠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年降雨侵蚀力呈上升的趋势,其中韶关站点上升显著,沾益站、风山站、河池站、百色站、柳州站、融安站和桂林站的冬季降雨侵蚀力同样上升显著,这些地区面临的水土保持压力较大;流域年均降雨侵蚀力变化主周期为3.8 a,且存在2.0~7.0 a的振荡周期。研究结果可为珠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农业和生态保护,灾害控制等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关 键 词:降雨  侵蚀  流失  水土流失  时空变化  珠江流域
收稿时间:2015-01-07
修稿时间:2015-03-2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