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海带有性繁殖遗传机制的研究
引用本文:李玉晖,王秀良,段德麟. 海带有性繁殖遗传机制的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6(4)
作者姓名:李玉晖  王秀良  段德麟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合肥,230022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合肥学院引进人才基金项目
摘    要:以日本长海带(Laminaria longissima)×真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杂交F1代60株幼孢子体为材料,利用RAPD、ISSR和AFLP 3种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海带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由25个RAPD引物、14个ISSR引物和20对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1个RAPD位点、89个ISSR位点和532个AFLP位点.其中符合尔孟德遗传分离规律的RAPD、ISSR和AFLP位点分别有125、87和430个,各占每种标记总扩增位点数的83.3%、97.8%和80.8%;偏离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的RAPD、ISSR和AFLP位点分别有25、2和102个,各占每种标记总扩增位点数的16.7%、2.2%和19.2%.上述统计结果从分子水平上验证了海带有性繁殖过程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

关 键 词:海带  遗传机制  AFLP标记  ISSR标记  RAPD标记

Genetic mechanism on sexual reproduction of Laminaria
Abstract:
Keywords:Laminaria  genetic mechanism  AFLP  ISSR  RAPD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