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生长及重金属迁移特性的影响
作者姓名:崔晓荧  秦俊豪  黎华寿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2;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510642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3AA1024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469);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B020303001,2015B090903077)
摘    要:通过水泥池小区试验,研究了淹水(CF)和干湿交替(IF)两种水分管理模式对常规稻(C)与杂交稻(H)生长及重金属Pb、Cr、Cd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IF)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的生物量及产量,增强了Pb、Cr、Cd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能力,并显著促进水稻根系对Cd的富集,提高米粒中Cr的含量。研究结果还表明,水分管理对Cr在水稻体内的迁移特性的影响明显不同于Pb和Cd。Pb、Cd在水稻体内含量呈现根茎叶米粒,而Cr则为米粒/茎叶根,且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常规稻(C)米粒富集Cr的影响较杂交稻(H)大。可见,干湿交替模式虽能促进水稻生长和增产,同时却显著提高了Cd和Cr的生物有效性。因此,在采取相应水分管理模式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时应充分考虑水稻对不同重金属类型的响应差异,才能更有效地控制当前农田环境的重金属污染。

关 键 词:水稻  水分管理  重金属迁移特性
收稿时间:2017-05-07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