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安徽省淮河流域湿地土壤养分流失及水质动态研究
引用本文:奚立平,张乐勤,李荣富.安徽省淮河流域湿地土壤养分流失及水质动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6(1).
作者姓名:奚立平  张乐勤  李荣富
作者单位:1.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合肥,230601;2.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合肥,230601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规划项目
摘    要:以淮河流域(安徽段)湿地为研究区域,连续3a(2012—2014年)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点实地调查、土壤和水质采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淮河流域湿地土壤养分流失、水质动态及湿地植被多样性特征,并运用冗余分析(RDA)和偏相关分析手段揭示不同水期淮河流域湿地植被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淮河流域湿地植被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_P)、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_(Ma))在丰水期达到最高,平水期和枯水期较低,基本表现为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Simpson优势度指数(D)基本表现为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2)不同水期土壤pH、电导率、全盐和总孔隙度在0—40cm剖面上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水期土壤pH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电导率和全盐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土壤总孔隙度呈降低趋势。(3)随着水期的变化,土壤DP、K~+、SEP和SEK呈增加趋势,在枯水期达到峰值,平水期最低,基本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土壤DP、K~+和SEK增加幅度逐渐增加,而土壤SEP增加幅度逐渐减小,以SEK含量波动较大。(4)水温、TN、TP、BOD5和CODCr呈一致的变化规律,随水期的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透明度呈"V"字形变化规律,基本表现为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5)偏相关分析显示,不同水期淮河流域湿地植被多样性均与透明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透明度能够反映出淮河湿地植被多样性及水质状况,影响平水期和枯水期植被多样性主要因子为BOD5浓度和CODCr浓度,影响丰水期植被多样性主要因子为TN浓度和TP浓度。

关 键 词:安徽省  淮河流域  湿地  土壤养分流失  水质动态

Study on Soil Nutrient Loss and Water Quality Dynamics of Wetland in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Province
Abstract:
Keywords:Anhui  Huaihe River Basin  wetland  soil nutrient loss  water quality dynamic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