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牛毛滴虫病的防治
引用本文:嵇凤军,娄欣建,万利民,韩宗元.牛毛滴虫病的防治[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5,13(1):12-12.
作者姓名:嵇凤军  娄欣建  万利民  韩宗元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甘南县畜牧水产局,黑龙江,甘南,162100;黑龙江省甘南县畜牧水产局,黑龙江,甘南,162100;黑龙江省甘南县畜牧水产局,黑龙江,甘南,162100;黑龙江省甘南县畜牧水产局,黑龙江,甘南,162100
摘    要:牛毛滴虫病是由寄生于牛生殖系统的胎毛滴虫引起的一种传染性与寄生虫性疾病。公、母牛均可感染。奶牛感染该病,严重影响其繁殖性能。1症状成年奶牛感染后最初3~6 d阴门及阴道前庭黏膜水肿。1~2周,前庭黏膜鲜红,表面有许多小红斑点和结节,而后变成充满淡黄色液体的疱,破溃后形成糜烂、溃疡。随后,生殖道开始有浑浊或脓性分泌物排出,渗出物逐渐减少。奶牛患该病后,阴部发痒,常举尾、摇尾,在栏柱上或其它物体上磨擦外阴部,频频做排尿姿势。主要表现为阴道炎、子宫颈炎及子宫内膜炎。当发生脓性子宫内膜炎时,患牛体温升高、泌乳量下降、食欲减…

关 键 词:  毛滴虫病  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防治  胎毛滴虫
文章编号:1005-2739(2005)01-0012-01
修稿时间:2005年1月1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