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带状采伐毛竹林生产力变化规律
引用本文:郑亚雄,范少辉,张璇,周潇,官凤英.带状采伐毛竹林生产力变化规律[J].林业科学,2023(2):22-29.
作者姓名:郑亚雄  范少辉  张璇  周潇  官凤英
作者单位:1. 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摘    要:【目的】通过研究毛竹林带状采伐对其竹林恢复的影响,阐明不同处理样地内生物量分配差异,揭示林分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年生产力动态变化,以期为评估伐后林分质量恢复水平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8 m带宽采伐样地(SC)及其保留样地(RB)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经营毛竹林为对照(CK),调查伐后5年不同处理样地毛竹各组分生产力及生物量积累规律,采用相关性分析对不同处理样地毛竹各组分生产力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不同处理样地毛竹各组分生产力在发笋大年均表现为竹秆>竹蔸>竹根>竹枝>竹叶,在发笋小年表现为竹根>竹蔸>竹秆>竹叶>竹枝。2)伐后第1年SC的毛竹各组分生产力与RB和CK无显著差异;伐后3年CK的竹枝生产力显著高于SC和RB(P<0.05);伐后5年RB的竹根生产力显著高于SC和CK,但竹蔸生产力显著低于SC和CK(P<0.05),SC地上生物量积累量(73 357.74 kg·hm-2)达到CK(63 728.99 kg·hm-2)水平。3)相关性分析发现,3种处理样地中新竹...

关 键 词:毛竹林  带状采伐  自然恢复  生产力  相关性分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