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祁连山西段云杉定量间伐研究初报
引用本文:陈玉琪.东祁连山西段云杉定量间伐研究初报[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82(2).
作者姓名:陈玉琪
作者单位:甘肃农大林学系
摘    要:本项试验研究,是用数学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云杉胸径与冠幅面积的相关关系,确定抚育间伐的强度。试验共设置固定标准地50块,临时标准地20块,调查样木4138株,通过统计分析得出,胸径与冠幅面积回归方程为C_w=0.213D~(1.2823)胸径与密度回归方程为N=-166+24513(1/D)并编制出云杉定量间伐标准表。79年春在5个林场设置了定量间伐试验地36块,分别采用1.0~0.6不同经营密度,经两年观察,28块抚育试验地的平均材积生长率为3.67%,大大超过未抚育林分平均生长率2.03%的55%,在不同经营密度试验中,还看出其中以0.8~0.7的轻度抚育间伐,其林分生长率最快,分别为1.0经营密度的2~2.5倍。另外据林分生态因子的调查分析,采用定量间伐可以改善林分的生态因子,随着经营密度的增加,林内温、湿、风、光、地温和土壤含水量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特别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这两个主要因子,进行定量间伐后,都有较明显的增加现象。说明抚育间伐对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将更为有利。此外,通过抚育还能使林分优良木由17%增加到30%,改善卫生状况,提高林木质量。初步肯定,定量间伐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生物学效果,是一种科学的和简便的经营管理水源林的主要措施。随着间伐工作的发展,目前确定间伐强度的方法,逐步由定性间伐转入定量间伐。所谓定量间伐,是从数学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以林分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数量为基础,确定各时期的间伐强度。这类方法一般是以单位面积保留株数来控制间伐强度。进行作业时,首先根据有关图表,查出应保留株数,确定适宜的间伐强度,然后参照林木分级的原则,选定间伐木,砍伐的数量受预定强度的限制。近年来有关定量间伐的研究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多采用数学分析、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林分各调查因子生长量的变化规律和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并利用电子计算机解算回归方程,设计林分生长数学模式,用以解决各种林分生长预测和抚育间伐问题,使抚育间伐工作走向定向培育、科学管理的现代化轨道。根据国内报导,关于定量间伐的试验研究工作,多在人工林内进行,为了探索天然林实行定量间伐的途径,进一步解决永续经营模型问题,我们对祁连山林区云杉定量间伐,进行了初步研究。祁连山林区属于水源涵养林,它是河西商品粮基地水源补给的绿色水库。该林区树种单一,主要是青海云杉,呈片、块状纯林分布,适宜进行定量间伐的条件。多年来祁连山林区各林场,对云杉林的经营活动主要是抚育间伐,但是间伐强度如何确定?主要理论根据又是什么?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场不抚育不行,抚育多少又有争论,所以至今仍沿用旧法各行其事。因此,为了提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简便的间伐强度标准,以便调整林分密度,改善林分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和产量,达到充分发挥涵养水源的防护性能。另外生产上也迫切要求对祁连山云杉开展定量间伐的研究。本文仅就79~81年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提出初步意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