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野生大豆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中与百粒重关联的野生片段及其候选基因
引用本文:刘成,张雅轩,陈先连,韩伟,邢光南,贺建波,张焦平,张逢凯,孙磊,李宁,王吴彬,盖钧镒.野生大豆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中与百粒重关联的野生片段及其候选基因[J].作物学报,2022(8):1884-1893.
作者姓名:刘成  张雅轩  陈先连  韩伟  邢光南  贺建波  张焦平  张逢凯  孙磊  李宁  王吴彬  盖钧镒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农业农村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综合)/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KYZ202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1325);;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PCSIRT_17R5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资助~~;
摘    要:一年生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祖先,在长期驯化改良过程中,百粒重逐渐增大,阐明该变化的遗传基础,对大豆的进化研究与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析大豆百粒重驯化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177份全基因组重测序的野生大豆染色体片段代换系(SojaCSSLP5)为材料,通过3个不同环境的表型评价,检测到13个与大豆百粒重相关的野生染色体片段,均具有减小大豆百粒重的加性效应,变幅为-0.49~-1.19 g,这与野生大豆具有较小百粒重相符。检测到的这些野生染色体片段分布在大豆11条染色体上,可以解释76.70%的表型变异,单个片段表型贡献率变幅为2.45%~15.14%。其中片段Gm03_LDB_15和Gm12_LDB_46的贡献率超过10%,为大豆百粒重由野生向栽培进化的大效应片段。结合双亲栽培大豆南农1138-2和野生大豆N24852的转录组数据和基因组数据,在这些区段内共预测到13个百粒重候选基因,涉及以下调控植物种子大小的途径:泛素蛋白激酶调控途径、G蛋白信号途径、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植物激素途径、转录调控因子途径和HAIKU途径。与前人利用栽培大豆的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检测到13个大豆百粒重...

关 键 词:野生大豆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百粒重  数量性状位点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