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核心区不同类型农户耕地保护的认知与行为 |
| |
作者姓名: | 樊鹏飞 梁流涛 刘志丹 段朋辉 陈常优 |
| |
作者单位: | 1. 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475004;2. 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河南大学 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 开封 47500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PSER分析框架的农户环境保护行为机制及政策调控研究”(4130164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农户行为的农业环境政策创新研究”(11YJC790095);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2M510175,2013T60695) |
| |
摘 要: | [目的]剖析粮食生产核心区内不同类型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认知与行为差异,为制定相关差异化政策,引导农户加强对耕地的监督和保护提供支持。[方法]选择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周口市为样本点,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与乡村参与性评估法(PRA)对各类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认知与行为进行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兼业程度的加深,各类农户对耕地重要性和多功能性的认识、时间投入偏好、对耕地保护前景的信心、对农业污染的防范都呈现出:缺失型(Ⅰ)基本型(Ⅱ)自然资产型(Ⅲ)人力资产型(Ⅳ),得到补偿后参与意愿、追加补偿到耕地的意愿、定期施用有机肥或采用过测土配方施肥、制止他人破坏耕地的比例都呈现出缺失型(Ⅰ)基本型(Ⅱ)自然资产型(Ⅲ)人力资产型(Ⅳ)。(2)影响各类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因素既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各自差异。相同因素包括户主文化程度、投入偏好、补偿意愿。户均年龄高,家庭劳动力少的缺失型农户影响因素还包括户主年龄、务农人数、补偿方式;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型农户影响因素还包括家庭毛收入、经营土地面积、耕地破碎度;从事短期兼业且非农收入较高的自然资产型农户影响因素还包括非农收入比、粮食种植经济效益、农户兼业;长期居住城镇,较少参与农业生产的人力资产型农户的影响因素还包括耕地经济区位、当期粮食价、政策性补偿方式。[结论]农户作为耕地保护的直接参与者,其认知与行为很大程度决定着耕地保护的成效。
|
关 键 词: | 粮食生产核心区 农户类型 耕地保护 认知与行为 Logistic 模型 |
收稿时间: | 2015-11-10 |
修稿时间: | 2015-11-29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