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岱衢洋产卵场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姓名:樊紫薇  蒋日进  张洪亮  陈峰  印瑞  张琳琳  梁君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舟山 316021;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舟山 31602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900904;2017YFA0604904);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C02056);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F5001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7C190006)
摘    要:为了解岱衢洋海域鱼卵、仔稚鱼的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团队分别在2010年5月—2012年2月春、夏、秋和冬季,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在此海域开展了8个航次调查。共采集到鱼卵1 042粒,仔稚鱼2 055尾,隶属于10目19科37种。鱼卵优势种为扁舵鲣和小带鱼等;仔稚鱼的优势种为鰉、鳀和中华小公鱼等。调查海域鱼卵的平均密度是8.40粒/100 m3,仔稚鱼的平均密度是14.85尾/100 m3。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010年和2011年春、夏季4个季节之间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鱼卵、仔稚鱼资源密度分布不均匀,春、夏季较高,冬季最低,大体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Pearson相关性结果分析得出,与鱼卵、仔稚鱼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因子为温度、盐度和海水悬浮物。研究表明,春、夏季是岱衢洋海域鱼类产卵的重要时期,该海域是鳀、扁舵鲣、中华小公鱼等中上层鱼类的重要产卵场和育幼场。

关 键 词:鱼卵  仔稚鱼  季节变化  种类组成  环境因子
收稿时间:2019-04-11
修稿时间:2019-07-2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