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水稻栽培基础理论的研究 Ⅳ杂交水稻的光温反应与三系亲本的关系(续)
作者单位:湖南农学院粮食作物教研室水稻栽培课小组
摘    要:采用不同类型的不育系材料,与不同恢复系配制的60个杂交组合,以同类型的常规种作对照,进行早、晚两季10小时人工定光处理,分析杂交水稻光温反应特性的形成关系。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杂交水稻具有多种感光类型,其感光性的形成受双亲(不育系、恢复系)对日长反应的共同作用,表现出双亲的特点。杂交水稻感光性的超亲现象,主要受中稻类型的恢复系影响。2.不同细胞质源的不育系及其所配制的杂交组合,感光性和生育期没有明显差异,说明胞质对 F_1的生育期影响不大。3.杂交水稻具有较强的感温性,但亲本间的感温性差异,对 F_1的影响不明显。4.杂交水稻的短日高温生育期,绝大多数短于双亲平均值,而且短于短的亲本;极少数接近或略超过双亲平均值,倾向于亲本中较短的一方。5.将各种杂交水稻的生育期表现类型进行了分析,对杂交水稻栽培制度的确定,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组合生育期表现的预测,组合的光温反应型的选配,新三系的选育,地区间三系材料的相互引用等方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