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淤地坝建设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
引用本文:刘正杰.淤地坝建设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3(6):3-5.
作者姓名:刘正杰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郑州市,450003
摘    要: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黄河泥沙危害的根本原因。淤地坝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测算分析,淤地坝减少入黄泥沙量占整个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减沙量的70%以上,是减少河流、水库泥沙的关键措施。坝地土壤肥沃,耕作方便,一般坝地土壤含水量比坡耕地高1.5倍,比梯田高1倍,单位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比坡地高1.2、4.0、5.2和1.3倍。坝地单产是坡耕地产量的4~6倍,是梯田产量的2~3倍。淤地坝建成后,坝顶成为连接沟壑两岸的桥梁,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促进了物资、文化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淤地坝的前期蓄水,发展灌溉和养殖业,提高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加快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是实现黄河长治久安、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是黄土高原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

关 键 词:黄土高原  淤地坝  水土保持  小康社会
文章编号:CN21-1159(2003)06-0003-03
修稿时间:2003年7月29日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