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0-2012年甘肃省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监测
引用本文:黄瑾,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张勃,孙振宇,骆惠生,王晓明.2010-2012年甘肃省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监测[J].植物保护,2014,40(3):101-105.
作者姓名:黄瑾  贾秋珍  金社林  曹世勤  张勃  孙振宇  骆惠生  王晓明
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730070
摘    要:小麦条锈菌新小种的产生并成为优势小种是造成品种抗锈性丧失及历次条锈病大流行的先决因素。为了系统监测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异,对2010-2012年采自甘肃省28个县(市)的1 008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2010、2011和2012年分别监测到30、23和25个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优势小种仍为CYR33和CYR32,其中CYR33出现频率分别为19.06%、29.88%和16.29%;CYR32出现频率分别为24.49%、16.69%和30.57%;其次为2010年首次监测到的感染‘贵农22’的新致病类型G22-9,其出现频率分别为2.81%、7.99 %和10.86%,在2012年已上升为继CYR33和CYR32之后的第三位小种类型;同时在2011年监测到新致病类型G22-14,其出现频率也较高,分别为7.40%和2.57%。感染‘贵农22’新菌系的出现及扩展,标志着我国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又一次发生重大变异,应引起育种和推广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 键 词:小麦  条锈菌  生理小种  致病类型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