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苏发文 高鹏程 来琦芳 么宗利 陆建学 周凯 仲启铖 郑亮 王慧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咸淡水养殖工程技术中心,上海 200090;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咸淡水养殖工程技术中心,上海 200090 |
| |
基金项目: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2014T04),上海科技兴农(沪农科攻字(2015)第1-6号) |
| |
摘 要: | 以盐碱池塘优势微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温度(20℃,25℃,30℃)和光照强度(2000 lx,4000 lx,6000 lx)组合条件下两种微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结果显示,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均能使水环境pH上升。在本实验范围内,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均能使水环境pH显著上升至9.50以上,在温度25℃、光照强度2000 lx条件下,藻密度达最大值1.1×10~7 cells/m L,水环境pH也达到峰值10.83;小球藻生长亦能使水环境pH的上升,并随温度升高、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大,在温度30℃、光照强度6000 lx条件下,藻密度达最大值8.1×10~6 cells/m L,水环境pH也达到峰值7.73。通过ANCOVA分析,水环境pH和藻细胞密度呈正相线性相关,铜绿微囊藻水环境pH和藻细胞密度相关系数R~2=0.904,小球藻水环境pH和藻细胞密度相关系数R~2=0.903。与小球藻相比,同等藻密度的铜绿微囊藻更易使水环境pH显著上升(P0.01),是池塘养殖水体pH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控制藻相方式进行水环境调控,从而防止池塘pH偏高提供了基础数据。
|
关 键 词: | 铜绿微囊藻 小球藻 温度 光照强度 pH |
修稿时间: | 2016-11-09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