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港滨海电厂温排水对浮游生物的生态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林军 闫庆 陈炳睿 堵盘军 |
| |
作者单位: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东海海洋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海洋预报中心 |
| |
基金项目: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2YZ127)、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课题(MATHAB20120210)和上海市教委高校第五期海洋环境工程重大学科(J50702)项目资助. |
| |
摘 要: | 应用海洋数值模式ECOM-si耦合一个可用于实时计算的太阳辐射强度和海面热通量计算模块,采用N2P2ZD型生态模型,研究评估了象山港海域的浮游生物量受港内两大滨海电厂(国华电厂和乌沙山电厂)温排水的影响程度。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表明,温排水及其卷载和余氯杀伤效应对海域的浮游生物量有显著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象山港浮游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春季和初夏等增温季节,温排水的存在可使藻华的发生期提前;夏季高温期,水温超过最佳生长温度,则使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且可降低赤潮发生的风险;在秋季降温期和冬季低温期,水温低于最佳生长温度,温排水有助于缓解水温的下降,有助于提高该时期海域的初级生产力。除了季节变化上有增有减外,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量年均水平由于温排水的温升和杀伤效应而降低,碎屑量随之上升,总体上弥补了海域水体总有机体含量的损失,但海域的年均总有机体变化量仍为负值。国华电厂温排水的影响大于乌沙山电厂。无论从温升范围和浮游生物量变化幅度上,国华电厂对铁港的影响都大于黄墩港。
|
关 键 词: | 温排水 浮游生物量 生态动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象山港 |
收稿时间: | 2015-07-03 |
修稿时间: | 2015-09-1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