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棉田玉米螟第一代成虫数量预测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引用本文:刘德钧,袁全昌,金顺发,夏佩金,龚德英,陈立华,徐承杰.棉田玉米螟第一代成虫数量预测方法的研究及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1985(1).
作者姓名:刘德钧  袁全昌  金顺发  夏佩金  龚德英  陈立华  徐承杰
作者单位:上海农科院植保研究所,上海农科院植保研究所,上海农科院中心实验室,上海市植保植检站,加定县植保植检站,宝山县植保植检站,崇明县植保植检站
摘    要:影响玉米螟数量消长的主要因子是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相对湿度低于70%,一天的降雨量高于15毫米,对玉米螟的数量消长就有抑制作用。本文依据多年玉米螟数量消长的资料及其主要影响因子,按逐步回归方法算出第一代成虫发生量预测式:y=7.373x_1+2.832x_2+13.487x_3+18.216x_4+6.272x_5+7.989x_6-41.674。1978—1980年多点应用,预测式的准确率达87.2%.然后把全部资料再按逐步回归方法算出多元回归方程式、y=9.124x_1+3.816x_2+11.956x_3+20.628x_4+7.247x_5+8.799x_6-45.815。1981-1983年多点应用,预测式的准确率达81.8—87.5%。棉花被害株率与第一代灯下蛾量的关系式为:y=3.365x~(0.443),经历史资料检验并进行多点应用,预测式的准确率达83.3—9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