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品种、空间布局及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冠层结构、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姓名:朱金城  陶洪斌  盛耀辉  高英波  杨利华  张文英  王璞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10019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石家庄050035,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10019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石家庄050035,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石家庄050035,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100193
基金项目:中德合作项目(DFG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
摘    要:试验以农华101、先玉335及郑单958为材料,通过空间布局及种植密度塑造不同的冠层结构,分析其对玉米物质生产、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面积指数(LAI)及冠层透光率(DIFN)差异显著,以郑单958表现较好,常规种植与簇生种植的LAI差异不显著,冠层透光率以常规种植较好;随着密度增加LAI升高,冠层透光率随之降低。不同品种成熟期干物质生产以先玉335较高,空间布局差异不显著,随密度增加干物质生产能力提高;花后物质生产以先玉335较高,簇生种植高于常规种植,随密度增加花后物质生产能力升高;叶茎转运量以郑单958较大,常规种植转运量较多,随密度增加叶茎转运量提高。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郑单958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常规种植与簇生种植产量无显著差异;各密度处理产量差异显著,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处理。

关 键 词:春玉米  空间布局  密度  冠层结构
收稿时间:2014-06-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