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地区不同寄主植物上孤雌桃蚜及不同蚜型桃蚜共生菌的多样性
作者姓名:刘艳红  马瑞燕  刘同先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2CB114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089),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25-B-06)
摘    要:为了解桃蚜Myzus persicae共生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利用诊断PCR、通用引物PCR及PCR-DGGE技术检测不同地区、不同寄主植物、不同蚜型桃蚜体内共生菌的种类,并用诊断PCR技术测定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的感染率。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不同寄主植物、不同蚜型桃蚜体内初生共生菌布赫纳氏菌Buchnera aphidicola的16SrRNA基因序列高度一致。不同地区相同寄主上孤雌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的种类和感染率均不相同。同一地区不同寄主上孤雌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的种类和感染率略有差异。桃树上不同蚜型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种类有很大差异,孤雌蚜、雌性蚜和雄蚜未感染次生共生菌,卵和干雌分别感染杀雄菌Arsenophonus和沃尔巴克氏菌Wolbachia,干母感染沙雷氏菌Serratia symbiotica和杀雄菌。表明寄主植物、地理位置和生殖方式都影响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的感染模式,不同蚜型间次生共生菌菌群变化更大。

关 键 词:桃蚜  地区  寄主植物  蚜型  共生菌
收稿时间:2017-07-2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