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玉米大斑病菌UP-PCR体系的建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引用本文:高金欣,高增贵,吕淑霞,张秀霞,庄敬华,张硕.玉米大斑病菌UP-PCR体系的建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J].玉米科学,2011,19(6):112-117.
作者姓名:高金欣  高增贵  吕淑霞  张秀霞  庄敬华  张硕
作者单位:1.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免疫研究所,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沈阳110866
2.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免疫研究所,沈阳,110866
3.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沈阳,110866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8A06)、辽宁省教育厅攻关项目(2004D220)、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LS2010149)、国家粮丰工程(2011BAD16B12)
摘    要:对通用引物PCR(UP-PCR)扩增反应中的dNTP、引物、MgCl2、DNA聚合酶和模板浓度以及退火温度(Tm)、PCR反应循环数等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建立适合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的UP-PCR反应体系,并筛选出7条多态性较好且稳定的引物。对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玉米主产区的24株病菌进行UP-PCR分析,共扩增出75条谱带,大小介于250~2 000 bp,多态性比率为72.0%,说明UP-PCR标记在玉米大斑病菌中存在较高的多态性。聚类分析显示,在阈值为0.796处菌株被分为8个类群。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群体存在明显的种内遗传分化现象,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和地理来源无明显的相关性,和生理小种组成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是遗传谱系就等于生理小种的简单对应关系。UP-PCR技术可以充分展现玉米大斑病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差异性,可为有效地开展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进化及探讨其致病性的生理分化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关 键 词:玉米  大斑病菌  聚类分析  地理来源  生理小种
收稿时间:2010/12/31 0:00:00

Establishment of UP-PCR System and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Exserohilum turcicum
GAO Jin-xin,GAO Zeng-gui,L Shu-xia,ZHANG Xiu-xia,ZHUANG Jing-hua,ZHANG Shuo.Establishment of UP-PCR System and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Exserohilum turcicum[J].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2011,19(6):112-117.
Authors:GAO Jin-xin  GAO Zeng-gui  L Shu-xia  ZHANG Xiu-xia  ZHUANG Jing-hua  ZHANG Shuo
Institution:GAO Jin-xin,GAO Zeng-gui,L(U) Shu-xia,ZHANG Xiu-xia,ZHUANG Jing-hua,ZHANG Shu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