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养殖模式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免疫性能及水质的影响
摘    要:为探讨循环水养殖模式(RAS组)和池塘养殖模式(池塘组)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免疫性能及水质影响的变化规律,开展了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RAS组中鱼体增重率(WGR)(597.36±169.79)%]显著高于池塘组(470.98±142.99)%](P0.05),饲料转化率(FCR)(1.17±0.02)%]却显著低于池塘养殖系统(1.47±0.03)%](P0.05)。特定生长率(SGR)和肥满度(CF)也高于池塘养殖系统,但差异不显著(P0.05);(2)在第4周和第8周分别测定了鱼体胃和肠中消化酶活性,第4周时,RAS组中肠蛋白酶活性值(1 387.56±278.43)μg/(g·min)]显著高于池塘组(1 129.99±382.67)μg/(g·min)](P0.05);第8周时,肠脂肪酶活性(18.11±4.28)μg/(g·min)]显著高于池塘组(12.89±8.00)μg/(g·min)](P0.05);(3)在第4周和第8周分别测定了鱼体肝胰脏、头肾和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溶菌酶(LSZ)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整体表现为RAS组免疫性能低于池塘组;(4)每周测定水体氨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显示,RAS组氨态氮维持在0.0067~0.0212 mg/L,亚硝态氮含量为0.0027~0.0087 mg/L,均低于池塘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态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