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碳汇能力监测评价——以福建省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为例
作者姓名:钟小剑  成辉  李智广  吴娟  卢顺发  李登秋  谢锦升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117;水利部 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北京 100053;福建森林碳计量技术开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 福州 350117;水利部 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北京 100053;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 福建 福州 350003;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117;福建森林碳计量技术开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 福州 3501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亚热带森林恢复过程中植物来源的底物质量对稳定性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机制”(32030073); 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南方红壤区典型侵蚀退化地不同治理措施碳汇效应与计量技术研究与示范”(SKS-2022083); 福建省水利科技项目“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保持项目碳汇核算研究”(MSK202311)
摘    要:[目的] 监测并评价土壤和植被的碳汇,为实施水土保持项目碳汇动态监测和评价提供技术和方法,为水土保持项目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与研究制定相关规则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方法] 采用实地采样分析、激光雷达、遥感等相关参数,核算福建省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2001—2022年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的储碳量,评价小流域水土保持各治理措施的碳汇能力。[结果] ①21 a综合治理后,罗地河小流域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均有显著提升碳汇的作用和能力,小流域碳储量增加3.97×104 t,年均增长1.89×103 t/a。②碳库角度上看,2001—2022年土壤和植被的碳储量分别增加73.73%和346.41%。小流域碳汇量达到3.05×104 t,其中土壤碳汇1.66×104 t,植被碳汇1.39×104 t。③各种措施提升碳汇增量的能力存在差异,其中板栗和施肥马尾松林增汇最为明显,其次是针阔混交林、抚育管护马尾松林、水平阶整地马尾松林,最后是封禁治理及杨梅。[结论] 各种水土保持措施的保碳、固碳和增汇作用明显,而板栗和施肥马尾松林等实施整地、造林、配以施肥养育措施的林地碳汇能力增加更加显著,是提高保土持水效益,增加碳汇量的有效措施。

关 键 词:水土保持  小流域  综合治理  碳汇能力  福建省长汀县
收稿时间:2023-07-18
修稿时间:2023-08-11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