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水平空间格局与动态演进
引用本文:蒋毓琪,杨怡康,田文博,刘通.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水平空间格局与动态演进[J].水土保持通报,2023,43(5):419-425.
作者姓名:蒋毓琪  杨怡康  田文博  刘通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 商学院, 山西 大同 03700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项目“山西矿区生态占用赤字负外部效应测度与补偿机制研究”(20YJC630052);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2022年度青年课题(YWQN202203);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课题(SSKLZDKT2022107);山西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22W121); 山西大同大学2022年度一般项目(2022K01)
摘    要:目的] 分析中国重要的“能源流域”黄河流域的碳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差异与动态演进,客观反映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现状及其演变趋势,为碳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分析框架下构建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评估碳生态安全水平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时空演变特征。结果] ①2012—2021年黄河流域碳汇量和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碳排放量增长速度快于碳汇量。从空间范围看,碳汇量具有“西高东低”的特点,而碳排放量呈“西低东高”的特征。②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水平逐年提升,由2012的0.356增长到2021年的0.639。在空间分布上,上游地区碳生态安全水平高于中、下游地区,呈现出“上游领先,中游追赶,下游超越”的特征。此外,碳生态安全等级均趋于良好。③基于核密度估计结果,黄河流域区域间碳安全水平差异逐渐缩小,且上游区域内碳生态安全水平差异性下降快于中、下游地区。结论] 基于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现状,建议上游地区继续增强碳汇能力,中、下游地区发展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和清洁能源产业,推动GDP绿色增长。此外,应建立碳生态补偿机制,协调解决跨区域碳生态安全问题,提升全流域碳生态安全水平。

关 键 词:碳生态安全  空间格局  动态演进  黄河流域  山西省大同市
收稿时间:2023/7/28 0:00:00
修稿时间:2023/9/22 0:00:00

Spatial Pattern and Dynamic Evolution of Carbon Ecological Security Level in Yellow River Basin
Jiang Yuqi,Yang Yikang,Tian Wenbo,Liu Tong.Spatial Pattern and Dynamic Evolution of Carbon Ecological Security Level in Yellow River Basin[J].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23,43(5):419-425.
Authors:Jiang Yuqi  Yang Yikang  Tian Wenbo  Liu Tong
Institution:School of Business,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Datong, Shanxi 037009, China
Abstract:
Keywords:carbon ecological security  spatial pattern  dynamic evolution  Yellow River basin  Datong City  Shanxi Province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