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高背景区镉污染稻田中低累积水稻品种筛选 |
| |
作者姓名: | 秦冉 娄飞 代良羽 王虎 周凯 何守阳 何腾兵 付天岭 |
| |
作者单位: | 1 贵州大学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贵阳 550025;2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贵阳 550025;3 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贵阳 550025;4 开阳县农业农村局, 贵阳 55002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中心项目(U1612442);贵州省科技厅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9〕5701号) |
| |
摘 要: | 【目的】探究地质高背景区镉(Cd)污染稻田水稻对Cd的富集转运特征,筛选适用于稻田安全生产的Cd低累积水稻品种,为该地区的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开阳县10个主栽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测定土壤、水稻不同组织部位Cd含量,对比不同水稻品种对Cd的富集和转运特征,并结合水稻产量和聚类分析,筛选Cd低累积水稻品种。【结果】参试水稻品种的稻田土壤pH为5.88~6.37、全Cd含量为0.89~1.30 mg/kg、有效态Cd含量为0.40~0.58 mg/kg,不同品种间土壤pH及Cd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水稻不同组织部位间的Cd含量以茎部和根部积累较高。相对于根际土,Cd在水稻茎、根中呈明显的富集特征,富集系数均超过1.00,但多数品种谷壳、糙米对Cd的富集系数小于1.00。Cd转运系数以糙米/谷壳、茎/根转运系数较高,其中,水稻体内Cd从根向茎、谷壳向糙米的转运能力相对较强,接近或超过1.00。在水稻品种间产量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结合聚类分析可将10个水稻品种划分为三类:第Ⅰ类(较低值类)包括成优1479和天优1177;第Ⅱ类(中间值类)包括C两U华占、黑糯80、川华优320、红优2号、C两优华占和泸香优110;第Ⅲ类(较高值类)包括金优2017和宜香优2115。【结论】10个参试水稻品种中,本地主栽水稻品种各部位相对易于富集Cd,其中,金优2017和宜香优2115糙米Cd含量严重超标,不建议在Cd污染稻田中种植;成优1479和天优1177的糙米Cd含量较低,可作为Cd低累积水稻品种推广种植。
|
关 键 词: | Cd污染稻田 水稻 Cd含量 富集系数 转运系数 低累积品种 |
收稿时间: | 2021-01-14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