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河套灌区不同覆膜方式膜下滴灌土壤盐分运移研究
作者姓名:齐智娟  冯浩  张体彬  杨爱峥  周立峰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30;2.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陕西杨凌712100;3.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4.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30;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陕西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计划)(2013AA102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9238)
摘    要: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和引黄水量的减少,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和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保持农田水土环境的良性发展,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曙光试验站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覆膜方式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试验设置全膜覆盖(PQ)和半膜覆盖(PB)2个处理,采用5TE土壤水盐监测探头测定剖面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结果表明:膜下滴灌过程中剖面土壤盐分发生再分布,滴头下方30cm附近形成主要脱盐区,盐分逐渐向湿润区外缘积聚。半膜覆盖处理土壤盐分在膜间表层聚集,全膜覆盖处理保水抑蒸效果明显,起到了较好的压盐效果。表层土壤电导率值具有距滴头水平位移50cm20cm0cm的特点,膜间电导率值波动较大。不同水平位置处土壤电导率曲线变化规律相同,随土层深度增加振幅变小。全生育期内0—70cm深度土层不同覆盖方式均起到了一定的脱盐效果,半膜覆盖2个生长季内盐分变化(SA)分别为4.71mg/hm~2和9.24mg/hm~2,全膜覆盖处理SA分别为12.22mg/hm~2和21.55mg/hm~2。全膜覆盖处理可以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弱盐分随水向上运动趋势,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淡盐环境。可为河套灌区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下田间水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膜下滴灌  土壤盐分  盐碱地  河套灌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