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Ⅰ)——哈萨克族的形成、分布及宗教信仰
引用本文:阿利·阿布塔里普,汪玺,张德罡,师尚礼.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Ⅰ)——哈萨克族的形成、分布及宗教信仰[J].草原与草坪,2012,32(4):80-85.
作者姓名:阿利·阿布塔里普  汪玺  张德罡  师尚礼
作者单位:1. 阿克赛自治县林业局,甘肃阿克赛
2.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摘    要:研究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对保护西北草原生态环境、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和谐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哈萨克族是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不断分化并逐步融合而成的,最主要的族源应是6世纪出现在汉文史籍中的"可萨",塞种、乌孙、匈奴、康居、可萨和突厥等是哈萨克族较早的民族源流。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保留了丰富的古代突厥语词汇。哈萨克分布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至今没有任何方言。中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北疆地区,且甘肃、青海都有分布。哈萨克先民曾使用过回鹘文等多种文字,现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历史上哈萨克族信仰过拜物教、萨满教、佛教、景教,最后信奉的是伊斯兰教,接受了伊斯兰文化。

关 键 词:哈萨克族  族称族源  语言文字  宗教信仰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