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夏玉米土壤水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对密度和行株距配置的响应
引用本文:崔婷茹,孙小诺,陈宗培,王贵彦.夏玉米土壤水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对密度和行株距配置的响应[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4):32-37.
作者姓名:崔婷茹  孙小诺  陈宗培  王贵彦
作者单位:河北省顺平县气象局,河北顺平072250;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河北省保定市气象局,河北保定071001;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摘    要:为研究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土壤水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对不同密度和行株距配置的响应机制,为该地区玉米合理种植提供参考依据.以郑单958为材料,在密度D1(6.75万株/hm2,常规密度)和D2(8.25万株/hm2)条件下,设置3个行株距配置,分别为H1(60 cm等行距,常规行距)、H2(80 cm+40 cm大小行)和H3(38 cm或34.5 cm匀播,行距与株距相等),共D1H1(当地常规种植)、D1H2、D1H3、D2H1、D2H2、D2H36个处理,对各关键生育期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动态分布、有效贮水量的变化、阶段性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体积含水量随着剖面的加深而提高,D2H1在灌浆中期和成熟期0~200 cm具有最高土壤有效贮水量;各处理阶段性耗水量均为拔节期—抽雄期最高,其次是抽雄期-灌浆中期;D2 H 1处理在全生育期耗水量最低,成熟期实际产量达9612.86 kg/hm2,最高水分利用效率30.49 kg/(hm2·mm).因此,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来看,在等行距种植基础上,可将密度提高至8.25万株/hm2.

关 键 词:夏玉米  密度  行株距配置  土壤水分布  阶段性耗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