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远去的虎
引用本文:刘亚春.远去的虎[J].森林与人类,2002(6).
作者姓名:刘亚春
摘    要:在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境内(现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新拨乡)月亮沟西山崖壁洞穴旁,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着“乾隆十七年秋上用虎神枪殪伏虎于此洞”,这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到“木兰围场”行围打猎、习武练兵时,用“虎神枪”在此洞击毙一只猛虎后命工匠刻下的。由此可见,虎曾经也是“木兰围场”的主人。然而,现在虎已经离“木兰围场”远去的无影无踪。从木兰围场地处大兴安岭余脉与阴山山脉交汇处推断,木兰围场曾有的虎应属东北虎。虎离此远去的确切时间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虎离此远去且无影无踪的原因是与清代“木兰围场”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木兰围场”就是一处水草丰沛、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我国辽、金时期,东至内蒙古林西,西至内蒙古多伦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史称“平地松林”或“千里松林”,曾作为辽、金皇帝避暑狩猎之所。清朝初年,康熙巡幸塞外,看中了这块“北控漠北,南拱京师,左通盛京(今沈阳),右引察哈尔(今张家口)”的漠南“风水宝地”,于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在此设立了“木兰围场”(“木兰”系满语,“哨鹿”之意;“围场”即为行围狩猎的场所),“岁行秋”。一位清朝状元在游历了闽粤、晋豫、...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