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贵州省黎平县地表覆被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
作者姓名:李义平  蔡宏  田鹏举  张蓓蓓  廖书冰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省生态气象和遥感中心, 贵州 贵阳 550002,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基金项目:贵州省生态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利用遥感技术对贵州省植被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响应研究"(GNYL[2017]007);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遥感和GIS的喀斯特流域坡地景观演化水质响应机制研究"(黔科合基础[2016]1028)
摘    要:[目的]对贵州省黎平县地表覆被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进行评估,为区域碳源和碳汇管理及"大生态"发展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黎平县2005,2010和201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CA-Markov模型和InVEST模型碳储量模块,在对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定量评估了研究区2005—2025年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结果]①2005—2015年,黎平县耕地、林地、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呈增加趋势。②2015—2025年土地利用整体变化趋势与2005—2015年一致但幅度增大。耕地由2005—2015年的降幅2.37%到2015—2025年的增幅4.21%,整体趋势发生转变;③2015年黎平县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分别为9.12×10~7 t和206.61 t/hm~2。自2005年以来分别下降2.00×10~5 t和0.45 t/hm~2。2025年黎平县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分别为8.98×10~7 t和203.44 t/hm~2。[结论]黎平县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呈减弱趋势,林地的大面积转出和建设用地的扩张是碳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未来应加强对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

关 键 词:碳储量  碳密度确定  地表覆被  CA-Markov模型  InVEST模型
收稿时间:2019-10-14
修稿时间:2019-12-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