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和凹凸棒添加对黄河故道潮土土壤结构和碳氮含量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杨苏 李传哲 徐聪 吴迪 汪吉东 张永春 艾玉春 李辉信 |
| |
作者单位: | 农业农村部 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农业农村部 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95,农业农村部 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95,农业农村部 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95,农业农村部 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95,农业农村部 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95,农业农村部 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
| |
基金项目: |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粮食主产区耕地保育与质量提升综合解决方案"(CX(17)-10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800301);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CARS-10-B9);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BE2019378) |
| |
摘 要: | [目的]探究绿肥秸秆和凹凸棒添加对黄河故道潮土壤结构和碳氮含量的影响,为科学评价凹凸棒对农田土壤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肥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设置6个处理:对照(CK)、蚕豆秸秆10 g/kg(B)、黑麦草秸秆10 g/kg(R)、凹凸棒土16 g/kg(A)、凹凸棒配施蚕豆秸秆(AB)、凹凸棒配施黑麦草秸秆(AR),采用SPSS统计、Origin整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过120 d室内培养发现:添加绿肥秸秆和凹凸棒均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碳氮含量,其中A,AB处理主要增加大团聚体(0.25 mm)含量,而AR处理主要增加微团聚体(0.053~0.25 mm)含量,与CK相比,A,AB,AR处理降低土壤三相结构距离50.8%~55.6%,增加了土壤持水量16.0%~19.2%。单施绿肥秸秆和单施凹凸棒对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增量为0.38~1.99 g/kg和0.12~0.49 g/kg,二者配施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量氮的增量比单施绿肥分别高0.86~3.23 g/kg,0.29~0.44 g/kg和0.3~21.6 mg/kg,且蚕豆配施效果优于黑麦草配施。[结论]配施可以结合秸秆易分解、养分丰富和凹凸棒土较大比表面积的优势,在改良土壤结构,缓解养分释放,增强土壤固存养分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中蚕豆秸秆10 g/kg配施凹凸棒16 g/kg对改良黄河故道土壤砂性结构,提高土壤碳氮含量效果最佳。
|
关 键 词: | 作物秸秆 凹凸棒 配施 土壤结构 碳氮含量 |
收稿时间: | 2019-09-20 |
修稿时间: | 2019-11-1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