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杨树与小麦间作系统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对地表径流和淋溶的影响
作者姓名:褚军  金梅娟  佟思纯  吴永波  薛建辉
作者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 江苏省农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 扬州 225009,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 苏州 215155,南京林业大学 生物与环境学院,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37,南京林业大学 生物与环境学院,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37,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4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生境胁迫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201104002);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2KJA180003);扬州市"绿杨金凤"人才引进项目;扬州市职业大学校级科研课题(2017ZR27)
摘    要:[目的]探讨杨树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对地表径流量、侵蚀量和淋溶量的影响,为农林间作系统削减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太湖流域杨树与小麦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3年全年101场降雨的降雨量、林内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的野外观测及对地表径流量、侵蚀量和淋溶量的样品收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①总降雨量为943.5 mm,林内总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及截留量分别为796.2,7.3和140.0 mm,分别占总降雨量的84.4%,0.8%和14.8%。其中,降雨量10 mm的中、小降雨发生最频繁,占总降雨场次的80.2%;②穿透雨量(R~2=0.993)和树干径流量(R~2=0.748 4)与林外降雨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当降雨量大于5.5 mm时,树干开始产生径流;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呈负幂函数相关关系(R~2=0.414 7);除了降雨量外,林冠截留率还与林冠叶面积指数有关;③间作系统林分密度越大,冠层叶面积指数越大,林冠层对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削减作用就越强。④单株杨树距离树干1.5 m处平均穿透雨量较0.5 m,7.5 m处分别减少了3.2%,9.3%,淋溶水量分别减少了3.5%,10.8%;就单株林木而言,除降雨量外,林冠结构特征对淋溶流失起着重要作用。[结论]①间作系统中杨树林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主要取决于降雨量,降雨量越大林冠层截留效果越不显著;②杨树密度的增大能显著减少系统内地表径流量和侵蚀量;③单株杨树在距离树干1.5 m处的冠层对降雨的削减作用最大,淋溶水量亦最少。

关 键 词:农林间作系统  降雨再分配  地表径流  淋溶
收稿时间:2019-09-20
修稿时间:2019-11-0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