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伦古湖春、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聚类和多维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李喆 姜作发 马波 霍堂斌 唐富江 郭焱 蔡林钢 赵文阁 |
| |
作者单位: | 1.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2.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830000 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环保总局计划项目
|
| |
摘 要: | 2007年4月和8月对乌伦古湖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经鉴定,调查区域内浮游植物共计8门172种(含未定种)。其中绿藻门74种(含未定种),硅藻门50种(含未定种),蓝藻门27种(含未定种),其他种类占12.2%。4月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3.49×104ind/L和0.4552mg/L;8月分别为276.28×104ind/L和3.6578mg/L。依据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和细胞密度,利用Bray-Curtis相似性测定,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聚类(Cluster analysis)和多维(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分析。结果显示,春、秋季布伦托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聚为两大类,吉力湖聚为三大类;由于各采样点的水深、水温、pH值、透明度等环境因子的差异导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采用聚类和多维分析,有效地揭示了乌伦古湖春、秋季各采样点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多维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从二维空间角度证实了聚类结论。乌伦古湖属高纬度地区水体,春、秋两季出现以硅藻为优势类群的浮游植物群落类型;结合乌伦古湖浮游植物的优势种、数量和生物量的检测结果,该湖属于贫-中营养型湖泊。本研究旨在群落结构层面探讨春、秋季乌伦古湖浮游植物的变化规律,为今后进一步合理利用该湖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
关 键 词: | 乌伦古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聚类分析 多维分析 |
修稿时间: | 2010-04-0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