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水肥调控措施对水稻养分吸收及稻谷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赵庆雷,马 惠,刘奇华,信彩云,孙召文.水肥调控措施对水稻养分吸收及稻谷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22(2):175-182.
作者姓名:赵庆雷  马 惠  刘奇华  信彩云  孙召文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山东省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南 250100)
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GSF109078);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XGC2021A34);山东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鲁渝科技合作)(2020LYXZ003)。
摘    要:为了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水肥调控措施对水稻养分吸收和稻谷产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秸秆还田后氮肥运筹和不同水层管理措施下水稻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及稻谷产量构成特征。结果表明,相同的水层管理条件下水稻吸氮量随基施氮肥量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以基施氮肥量为40%时水稻吸氮量最高;氮肥施用比例对水稻磷、钾吸收无显著影响。相同的氮肥施用比例下,插秧后适时晾田显著提高水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以泡田后15 d晾田的效果最好。相同的水层管理措施下水稻干物质积累量随基施氮肥量的提高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基施氮肥量为40%时水稻干物质积累量最高;相同的氮肥施用比例下,泡田后15 d晾田显著提高了水稻干物质的积累量。相同的水层管理措施下,水稻有效穗数随基施氮肥量的提高而增大,穗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稻谷产量随基施氮肥量的增大而提高,至基施氮肥量为40%时最高,随后减小;相同的氮肥施用比例下,泡田后15 d晾田使稻谷产量各构成指标更加协调合理:显著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稻谷产量,同时降低了水稻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因此,黄淮稻麦轮作区秸秆还田后最佳的氮肥施用方法为氮肥分基肥、返青肥、分蘖肥和穗肥4次施用,施肥量为施N 276 kg·hm-2,施用比例为4.0∶1.8∶2.1∶2.1;最佳的水层管理措施为泡田后15 d 晾田。

关 键 词:秸秆还田  氮肥运筹  晾田  干物质积累  稻谷产量

Effec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Regulation Measures on Rice Nutrient Absorption and Rice Yield
ZHAO Qinglei,MA Hui,LIU Qihu,XIN Caiyun and SUN Zhaowen.Effec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Regulation Measures on Rice Nutrient Absorption and Rice Yield[J].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2022(2):175-182.
Authors:ZHAO Qinglei  MA Hui  LIU Qihu  XIN Caiyun and SUN Zhaowen
Abstract:
Keywords:Returning straw to field  Nitrogen fertilizer management  Field  drying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Rice yield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