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第三部分大通生长牦牛4种血清激素浓度变化规律研究
引用本文:王敏强,渊锡藩,邱怀.第三部分大通生长牦牛4种血清激素浓度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5(Z2):123-126.
作者姓名:王敏强  渊锡藩  邱怀
作者单位: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730050
摘    要:为深入了解青藏高原高寒牧区优势畜种--牦牛的种质特性,以青海省大通种牛场为试验基点,探讨了在完全放牧条件下,大通牦牛的生长发育规律.结合实际称重,采集循环血样,分析了血液17种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在分子标记层次,以欧洲15个普通牛品种的有关资料为参照,比较研究了大通牦牛群体、甘南牦牛群体和3头野牦牛的13种微卫星座位的变异,揭示了大通牦牛群体遗传结构,为开发利用牦牛遗传资源提供了科学参考资料.(三)生长牦牛血清4种激素含量的动态比较研究该研究首次对生长牦牛3个年龄段(5~15、17~27、29~39月龄,G1、G2和G3组)的四种血清激素(GH、INS、T4和T3)浓度进行了为期一年6次的跟踪测定.结果表明,在冷季牧草干枯期对当年牦犊牛做简单补饲,虽然未曾改变体内循环激素的水平,但由于改善了家畜的营养状况,提高了相应激素受体的敏感性,因而比对照组牛体重增长幅度大.经319头次的测定,生长牦牛的4种血清激素在性别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5~39月龄生长牦牛血清GH、INS、T4和T3含量分别为1.635±0.914(g/ml)、6.290±2.065(IU/ml)、46.775±17.74(ng/ml)和1.190±0.707(ng/ml).4种激素血清含量在3个年龄段间和月份-季节间的变化十分明显.GH、INS和T4,特别是GH,在3月份迅速由1月份的2.913 ng/ml下降至0.793 ng/ml,显然是与此时生长牦牛在严寒和饥饿双重打击下,机体动员体组织贮备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有关.INS、T4和T3在暖季表现出与牧草营养供应基本同步一致的变化规律,与机体加强合成代谢有关.GH在暖季则维持在相对稳定或稍高的水平,但这一时期牦牛日增重达到600~700 g,进一步证明营养状况的改善,提高了激素受体的敏感性.4种激素含量的年龄与月份-季节间的交互作用都十分显著,表明影响生长牦牛血清4种激素浓度的因素错综复杂,包括家畜自身如生理状态、营养状况、遗传基础等和外部环境如气温、光照以及营养物质的供给水平等.平均INS和T4血清含量与平均日增重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38和0.805(P<0.01),证明INS和T4可用作监控生长牦牛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速度,是相对重要的经济性状.

关 键 词:牦牛  生长发育  体重增长模型  血液生化指标  血液激素  微卫星变异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