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野生大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引用本文:樊金萍,柏锡,李勇,纪巍,王希,才华,朱延明.野生大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作物学报,2008,34(9):1581-1587.
作者姓名:樊金萍  柏锡  李勇  纪巍  王希  才华  朱延明
作者单位:1.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摘    要:干旱、盐碱和低温等非生物逆境是危害作物诸多因素中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它可以使作物减产, 甚至死亡。目前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获得可利用的抗性基因是提高植物抗性的重要途径。东北野生大豆具有丰富的基因资源, 是基因克隆的理想材料。从低温(4℃)、干旱(30%PEG)及盐胁迫(200 mmol L-1NaCl)处理的东北野生大豆幼苗叶片中提取总RNA, 经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并以此链为模板, 从已构建的盐胁迫全长cDNA文库和东北野生大豆盐胁迫EST数据库中筛选出与渗透胁迫直接相关的EST序列, 根据该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扩增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基因的全长序列, 经Blast比较分析, 确定所获得的SAMS基因全长序列。构建以pBI121为基础的CaMV35S启动子调控的植物表达载体;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导入烟草, 获得了180株转基因烟草, 并进行了低温、干旱和盐胁迫处理, 通过测定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生理指标, 分析了基因的功能。野生大豆的SAMS基因在烟草中的超量表达提高了转基因烟草的抗低温、干旱和耐盐能力。

关 键 词:野生大豆  SAM合成酶  基因克隆  功能分析  
收稿时间:2007-08-17
修稿时间:1900-01-01

Cloning and Function Analysis of Gene SAMS from Glycine soja
FAN Jin-Ping,BAI Xi,LI Yong,JI Wei,WANG Xi,CAI Hua,ZHU Yan-Ming.Cloning and Function Analysis of Gene SAMS from Glycine soja[J].Acta Agronomica Sinica,2008,34(9):1581-1587.
Authors:FAN Jin-Ping  BAI Xi  LI Yong  JI Wei  WANG Xi  CAI Hua  ZHU Yan-Ming
Institution:1.College of Horticultur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
Keywords:Glycine soja  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  Gene clone  Function analysi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