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棚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引用本文:肖能武,向世标,罗会权.大棚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J].长江蔬菜,2004(4):43-43.
作者姓名:肖能武  向世标  罗会权
作者单位:十堰市农科院,湖北,十堰,442000;十堰市植保站
摘    要:1发生与危害 草莓白粉病病原菌为羽衣草单囊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对十堰市近郊大棚草莓调查发现,它主要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下年主要初侵染源.病原借气流传播.它是一种周年性病害,从苗期到果实成熟采收期,草莓的叶、花、果都能被反复侵染发病.它是一种低温性病害,最适温度18℃,温度高于30℃时病害的发展受到抑制.它是一种高湿度病害,发病湿度要求为50%以上,湿度大于80%时,该病易暴发流行.

关 键 词:大棚草莓  白粉病  暴发流行  湿度要求  高湿度  发展  温度高  最适温度  低温性  发病  初侵染源  采收期  果实成熟  苗期  病害  传播  气流  病原  越夏  越冬
修稿时间:2004年3月1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