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滇东南典型岩溶湖滨湿地水体-沉积物-植物总磷分布特征
引用本文:詹乃才,王 妍,刘云根,等.滇东南典型岩溶湖滨湿地水体-沉积物-植物总磷分布特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3):50-60.
作者姓名:詹乃才  王 妍  刘云根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南林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村污水处理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村污水处理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熵突变理论的滇东南典型岩溶湿地生态脆弱性演变研究”(31560237)、“普者黑岩溶湖滨湿地磷的垂向迁移转化及动态模拟研究”(51469030);云南省应用基础面上项目“高原生态河流廊道对水体污染净化功能研究”(2009ZC083M);云南省教育厅研究生项目“普者黑岩溶湖滨湿地沉积物磷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515006046)
摘    要:【目的】探讨农业面源污染下岩溶湖滨湿地"水体-植物-沉积物"体系中总磷(TP)的时空分异特征,以期为岩溶湖泊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滇东南岩溶湿地为研究对象,在普者黑湖滨湿地设置典型样地,采用典型样带法布点方式,在研究区布设3条平行样带(编号Ⅰ、Ⅱ和Ⅲ),每条样带上等距布设不同采样点,于2014年10月和2015年1,4,7月采集研究区不同样点对应的水体、沉积物及茭草茎、叶,测定水体总磷(TP)质量浓度和沉积物及植物样品TP含量,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水体TP质量浓度表现为4月1月10月7月,1,4和10月份水体TP质量浓度沿湖岸辐射区-湖滨湿地区-湖心辐射区方向呈现明显递减趋势;而7月份水体TP质量浓度较小,无明显变化规律。表层(0~5cm)沉积物TP含量表现为10月4月1月7月,秋、春季沉积物TP污染较冬、夏季严重,各季节沉积物TP含量沿湖岸辐射区-湖心辐射区间总体均呈现递减的变化规律;在垂向分布上,随深度的增加,沉积物TP含量总体呈现递减趋势,且表层沉积物TP含量与中层(5~10cm)、底层(10~15cm)均呈显著差异(P0.05)。茭草茎、叶TP含量均表现为4、7月份高于10、1月份,叶TP含量高于茎,且茭草的茎、叶分别与中层、底层沉积物TP含量呈现极显著相关性(P0.01),但其沿湖岸辐射区-湖心辐射区间无明显变化。【结论】普者黑岩溶湖滨湿地水体TP质量浓度和沉积物与植物TP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异性,且湖滨湿地对外源磷具有良好的截留作用。

关 键 词:岩溶湖滨湿地  时空分异  总磷  截留作用  滇东南
收稿时间:2016/12/16 0:00:00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tal phosphorous in water-sediment-vegetable system of typical karst lakeside wetland in Southeast Yunnan
ZHAN Naicai,WANG Yan and LIU Yungen,et al.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tal phosphorous in water-sediment-vegetable system of typical karst lakeside wetland in Southeast Yunnan[J].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 of Agr and,2018,46(3):50-60.
Authors:ZHAN Naicai  WANG Yan and LIU Yunge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