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恢复对岩溶石漠化区土壤有机碳及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李衍青 蒋忠诚 罗为群 邓艳 蓝芙宁 覃星铭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430074;2.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喀斯特峰丛洼地水土调蓄技术研究”(2011BAC09B0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所控项目(2011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342;4147144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jBA50049);中央级公益性科研专项(YWF201401) |
| |
摘 要: | [目的]通过分析石漠化治理区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对土壤有机碳(SOC)及其组分影响,为该地区石漠化的治理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方法]以重度石漠化土地作为对照,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果化岩溶石漠化区植被恢复5,10,15,20a后土壤(0—30cm)SOC和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的变化。[结果]石漠化土地在进行植被恢复后,SOC和LFOC含量明显增加;植被恢复使表层0—10cm的SOC和LFOC储量明显增加,且随着恢复时间的增长逐渐变大,同时植被恢复对表层(0—10cm)SOC和LFOC储量的影响要远高于下层(20—30cm);植被恢复后LFOC储量的增幅远高于SOC储量。[结论]在石漠化区进行植被自然恢复可以有效防止土地石漠化,增加碳的流通。
|
关 键 词: | 植被恢复 土壤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岩溶石漠化区 |
收稿时间: | 2015-07-06 |
修稿时间: | 2015-10-24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