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及单基因系与叶锈菌互作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
| |
作者姓名: | 黄国红 王瑶 康振生 |
| |
作者单位: |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河北,保定,071001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 3.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河北,保定,07100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0 0 70 496),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3 0 12 5 0 3 1),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 (2 0 0 1K0 2 -G4) |
| |
摘 要: | 应用荧光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和电镜技术 ,比较研究了洛 10和冀麦 3号及其相应的单基因系L r2 6和 L r3Bg接种小麦叶锈菌后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特征。洛 10和 L r2 6的组织学表现极其相似 ,呈典型的早期过敏性坏死反应 ,导致侵染结构败育 ;冀麦 3号和 L r3Bg的组织学表现出一定差异 ,锈菌在 L r3Bg上的发展要快于呈现出慢锈特征的冀麦 3号。超微结构研究表明 ,小麦叶锈菌在洛 10和冀麦 3号上的发育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抑制 ,表现为锈菌和寄主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有一系列变化。过敏性坏死反应和胼胝质的形成是 2个重要的抗锈机制。
|
关 键 词: | 小麦叶锈菌 组织病理学 超微结构 抗锈机制 |
文章编号: | 1671-9387(2003)02-0045-10 |
收稿时间: | 2002-04-04 |
修稿时间: | 2002-04-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