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淹涝胁迫和氮形态对苗期玉米糖、氮代谢底物量的影响
作者姓名:周自强  王福友  陈建飞  刘盼盼  周毅  汪建飞
作者单位:1. 安徽科技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 凤阳 233100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 219500;安徽科技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 凤阳 233100;安徽科技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 凤阳 233100;1. 安徽科技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 凤阳 233100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 219500;安徽科技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 凤阳 233100;安徽科技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 凤阳 2331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1598)、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10040606Y02)、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0411002)和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课题(第八批)资助
摘    要:采用砂培培养方法,比较研究淹水和不同氮形态(铵态氮、硝态氮以及铵态氮︰硝态氮为1︰1)对苗期玉米根、茎鞘和叶的糖、氮代谢底物——可溶性糖、还原糖、硝态氮和游离氨基酸等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淹涝胁迫持续7 d时,在非淹涝胁迫条件下,铵态氮处理的根、茎鞘和叶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硝态氮处理(P<0.05);在淹涝胁迫条件下,硝态氮处理的根、茎鞘和叶的生物量干重显著低于铵态氮处理(P<0.05),其根和叶的生物量干重也显著低于铵态氮、硝态氮混合处理(P<0.05)。与非淹涝条件相比,在淹涝胁迫条件下,硝态氮处理的根系和叶的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分别高达62.6%和30.0%;此外,与非淹涝条件相比,在淹涝胁迫条件下,铵态氮处理的根的可溶性糖、还原糖以及游离氨基酸含量,茎鞘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以及叶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硝态氮处理仅根、茎鞘和叶的还原糖含量以及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由于糖、氮代谢底物含量充足,铵态氮处理的苗期玉米具有相对较强的耐淹涝胁迫能力。

关 键 词:淹涝胁迫  铵态氮  硝态氮  玉米  糖代谢  氮代谢
收稿时间:2012-10-21
修稿时间:2013-01-1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