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甘薯疮痂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产孢方法研究
引用本文:张新新,黄雍,陈景益,邹宏达,罗忠霞,王章英,黄立飞.甘薯疮痂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产孢方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4(3):112-119.
作者姓名:张新新  黄雍  陈景益  邹宏达  罗忠霞  王章英  黄立飞
作者单位: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2. 博罗县农业科学研究所;3.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CARS-10);;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甘薯优质鲜食型新品种培育及健康种苗技术集成与应用”(2020B020219001);
摘    要:探究甘薯疮痂病菌(Elsinoe batatas)的生物学特性,筛选疮痂病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快速、大量地产生分生孢子的方法,为甘薯抗疮痂病育种提供依据。以疮痂病病原菌菌株CRI-CJ2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在不同培养基、p H和光照处理条件下的菌落生长直径,利用凹玻片悬滴法测定在不同温度、pH和光照处理条件下的分生孢子萌发率,比较Fries液体培养法、摇菌法和菌丝涂布法等3种方法的诱导产孢效果。结果表明,最适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PDA,p H 6~7,致死温度为48℃、10 min,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但连续光照使菌落呈鲜红色;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 5,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48℃、10 min,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影响不显著;采用菌丝涂布法可使疮痂病菌在培养第12天分生孢子产孢量达7.09×107个/m L,分生孢子萌发率为24%,产孢量和孢子活力均高于摇菌法,采用Fries液体培养法未观察到分生孢子及产孢结构。可见,选用适宜的培养基、p H能促进菌丝体生长,菌丝涂布法具有产孢快、产孢量大的优点,是一种适合甘薯疮痂病菌分生孢子诱生的方法。

关 键 词:甘薯疮痂病  Elsinoe  batatas  生物学特性  产孢  菌丝涂布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