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3种土壤下巨菌草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作者姓名:王丽萍  张健  胡红玲  蒋晓梅  张如意  何书惠  宋君祥  张学才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 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 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 成都 611130,四川盈基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成都 610000,四川盈基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成都 61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62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9B05);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SZ0067,2011SZ0239);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2012JY0047);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11TD006)
摘    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四川盆地3种典型土壤(冲积土、紫色土和黄壤)不同浓度镉(Cd)处理(0、20、50、100 mg·kg~(-1))对巨菌草植株生长的影响以及对抗氧化酶、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土壤条件下,20 mg·kg~(-1)的Cd处理浓度对巨菌草的生长未造成显著影响,而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巨菌草的生长受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巨菌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各部分生物量的降幅表现为黄壤紫色土冲积土。巨菌草地上部与地下部植株Cd含量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且表现为黄壤紫色土冲积土。巨菌草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随着Cd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而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则表现出上升趋势。总体来看,巨菌草对Cd污染具有一定的忍耐力和富集吸收作用,3种土壤类型中巨菌草对Cd的生理响应有所差异,但与其他2种土壤相比,冲积土中生长的巨菌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幅度和MDA含量都比较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表现出较强的耐Cd性。

关 键 词:巨菌草  Cd胁迫  生长  生理响应  土壤类型
收稿时间:2015-06-0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