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王德领 诸葛玉平 杨全刚 娄燕宏 张行 王会 潘红 |
| |
作者单位: | 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邹城市良种繁育场,邹城市农业局,山东 济宁 273518 |
| |
基金项目: |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9JZZY010723);山东省农业科技资金课题(林业科技创新2019LY009);山东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2014ZZCX07402) |
| |
摘 要: | 为探讨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钙制剂(GZJ)、糠醛渣(KQZ)和风化煤(FHM)对中度滨海盐碱土理化性质及对玉米株高、叶绿素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处理(用量)分别为GZJ1(15 t·hm-2)、GZJ2(22.5 t·hm-2)、KQZ1(30 t·hm-2)、KQZ2(45 t·hm-2)、FHM1(30 t·hm-2)和FHM2(45 t·hm-2)。结果表明,与不添加改良剂(CK)相比较,3种改良剂均能提高盐碱土阳离子交换量(CEC),增幅为17.53%~49.45%,3种改良剂均能降低土壤容重和含盐量,两个用量的糠醛渣和较高量的风化煤均能降低土壤容重,降幅为7.80%~12.06%,降低土壤含盐量效果显著的是两个用量的风化煤和较低量的钙制剂,降幅为13.19%~19.33%;钙制剂和糠醛渣能显著提高水稳性团聚体(0.25~0.5 mm和0.5~1 mm)数量的百分比,分别提高了5.36~6.59个百分点和1.92~2.81个百分点,降低微团聚体(<0.25 mm)数量的百分比,降低了9.93~11.52个百分点。施用30 t· hm-2糠醛渣改善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综合效果最好。糠醛渣和风化煤明显增加玉米不同时期的株高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玉米成熟期株高增加了9.71%~13.09%,拔节期SPAD值提高了10.13%~16.44%。3种改良剂明显增加玉米穗粒数和单株产量,分别增加了15.97%~37.43%和25.86%~49.65%,30 t·hm-2糠醛渣增产效果最好。研究表明,钙制剂、糠醛渣和风化煤对中度滨海盐碱地均具有改良作用,均能提高玉米穗粒数和产量,3种改良剂不同用量间的改良效果无显著差异。糠醛渣的综合改良效果优于风化煤和钙制剂,30 t·hm-2糠醛渣综合改良效果最佳。
|
关 键 词: | 改良剂 滨海盐碱土 玉米产量 土壤盐分 水稳性团聚体 |
收稿时间: | 2020-03-24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